即便是大年初一,各家新勢力的1月份銷量榜單仍然如期而至,這也直接證明了如今的新能源車和嶄露頭角的新一代汽車品牌到底有多瘋狂。
更瘋狂的是,相比以往單調的“蔚小理”固定格局,2022年釋放的第一份銷量榜單又一次發生了變化。從統計的結果來看,排名前三的新勢力企業分別是月銷12922臺的小鵬汽車,交付12268臺的理想汽車,以及賣出11009臺新車的哪吒汽車,而這也是唯三月度交付量超過1萬輛的新勢力企業。
此外,蔚來交付量為9652臺,在連續兩個月交付破萬后再次回落,排名僅僅第四位。
小鵬坐穩榜首,蔚來坐上過山車
毋庸置疑,本月銷量榜單最值得討論的,就是蔚來跌出前三,交付量重新回到四位數。
雖然歷年來的1月份都是傳統的銷售淡季,又加之10月份蔚來工廠剛剛經歷了改造升級,在運營上難免出現困難,但令人擔憂的是其并不穩定的市場表現。參照去年最后一個季度的交付量,蔚來實際上已經呈現出斷崖后猛漲,再跌落的“過山車式”發展。不得不說,這并不是一個能令人安心的信號。
另外,蔚來在售的三款車型ES8、ES6和EC6,其實都是蔚來在2017年發布的第一代造車平臺的成果。在很多潛在用戶和網友看來,蔚來的產品矩陣,實際上已經呈現出一定的落后趨勢,這可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硬核隱患”。
與之形成明顯對比的是小鵬汽車。雖然1月份的交付量相比去年12月創造的最高記錄1.6萬輛存在一定差距,不過難能可貴的是小鵬汽車在銷量結構上的“健康發展”。
在單月銷售的1.3萬臺新車中,B級轎車小鵬P7賣出了6707輛,A級轎車P5占據4029輛,A級SUV小鵬G3系列為2186輛。從產品結構和覆蓋的價格區間上看,小鵬的布局合理性和車型豐富度都是新勢力陣營中最發達的存在,而5:3:2的銷量結構,同樣是一個放之四海公認的黃金比例。
由此甚至能夠說明,小鵬汽車已經融入了中國汽車市場的大環境中,和傳統車企之間的競爭關系沒有了差別。如果按照現狀評價企業的健康狀態,小鵬的發展絕對要好于蔚來。
不過,如果把目光放得更長遠一些,這個結論似乎還不一定成立。小鵬的基礎銷量雖然高,但是主銷車型的價格大多分布在20萬元上下,而蔚來的成交均價則是在44萬元。因此單獨以銷量論短長,對于蔚來存在著十成的不公平。
再者,按照兩家車企公布的計劃,小鵬的下一款車將會是定位中大型電動SUV,并搭載XPILOT 4.0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小鵬G9。蔚來一邊,則同時擁有ET7、ET5兩款車型等待交付。
尤其是剛剛在最新一屆NIO DAY上亮相的ET5,更是史無前例地將蔚來車型的售價壓縮到32萬區間,BaaS方案更是將入手門檻拉低到25萬元??紤]到它先期公布的硬件參數與配置,一旦新車交付程序啟動,蔚來的增長勢能明顯要強于小鵬。
可以確定的是,2022年,蔚來和小鵬將走向兩條截然相反的路。小鵬的戰略就像修建金字塔,越往上走,可施展的空間就會越??;蔚來則像是滾雪球,越往下走速度越快,同時體量也會不斷加大。所以,對于這兩家已經把牌子打出名氣的企業來說,新的一年究竟鹿死誰手,一定是新勢力陣營中最大的看點之一。
當然,這個冠軍也有可能是理想。畢竟能憑借一款產品支撐兩年,并且持續能創造高光表現,在中國市場幾乎是前無古人。更何況有來自官方的確切消息顯示,理想第二款量產車型——定位大型SUV的理想X01也會在年內上市。
雖然迄今為止,理想汽車都是技術路線層面爭議最大的一家企業,但是踴躍用人民幣投票的用戶確實能夠證明,這世界比你想象的要復雜得多。
入門級小車發力,哪吒零跑雙雙飆升
“爆冷”取得新勢力排行榜第三的哪吒,和排名第五的零跑汽車有著相似的故事,那就是憑借入門級小車的亮眼表現高歌猛進,上演后來者居上的好戲。
其中,11月初上市的哪吒V Pro擁有最猛烈的漲勢,單一車型銷量就達到了5000臺以上。這一方面仰仗車型本身的智能化加成和高性價比,另一面也得益于A00級市場熱度向A0級擴撒的趨勢。
關于這點,乘聯會的報告也已經解釋得很透徹:去年1-12月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15.7%,A00級小車銷量同比增長199.6%。而兩家企業的主銷車型哪吒V 和零跑T03,恰巧切中了這兩個最重要的風口。說直白點,如果他們在這個時間點賣不到這個數值,才是值得探討的事。
不過,這也是兩家企業面臨的最大隱患??陀^來說,不論是哪吒V Pro,還是零跑T03,都不是各自細分市場中最出色的選手。不可一世的宏光MINI EV,以及歐拉黑貓和比亞迪元等小尺寸車型,都是比這兩者名氣更大且更受消費者歡迎的車型。
雖然哪吒V Pro和剛剛改款的零跑T03都還在處提速階段,2022年多半會有更好的發展,但是按照歷史教訓來看,這碗“青春飯”究竟能吃多久,著實是個揪心的話題。
好在,兩家企業都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趕在2021下半年,哪吒基于全新造車平臺發布了電動轎跑哪吒S,零跑也和盤托出了打有“全棧自研”和“價格屠夫”的C11高性能版。這兩款車的使命顯而易見,就是借助旗艦產品進行品牌價值沖高,擺脫“廉價車專業戶”的名聲。
然而擺在面前的問題是,哪吒和零跑高低兩檔產品的差距確實有些過大,給人的感覺是“天上一腳,地下一腳”,這很容易讓消費者在評估企業實力時找不到準心。
更何況,至今的零跑和哪吒也沒有真正講好品牌故事,樹立起類似科技、智能的品牌標簽。這不禁很讓人擔心,在電動車賽道越來越擁擠的前提下,他們能否突破“高處不勝寒”的那一階段,如今的哪吒和零跑又是否正在經歷自己的巔峰期。
著眼于2022和以后的日子,幾乎所有新勢力企業都有闖進前三的夢想。比如何小鵬在接受機構調研時就曾透露,小鵬汽車今年的目標是25萬輛,并會向30萬輛和單月銷量目標3-4萬輛發起沖擊。
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更立下過豪言壯語,立志要在2023年穩定新勢力TOP3,在2025年達到年銷80萬輛。
就中國新勢力從無到有創造的奇跡來看,他們配得上這種狂傲。但是回歸現實,他們首先要面對的是極氪、嵐圖、大眾ID.、阿維塔的集體阻擊。